中新網(wǎng)泉州5月26日電 (黃瑤瑛)“行有道,愛無界”,在今年“六一”兒童節(jié)到來之際,來自福建十五家企業(yè)的二十七名企業(yè)家和志愿者們,連日來走進四川大涼山的小學展開公益行,捐款捐物為彝族小朋友送去溫暖。
這是該公益團隊第三年組織企業(yè)家到山區(qū)學校獻愛心。他們2017年走進四川稻城,2018年走進云南西雙版納,今年走進大涼山,共走訪了爛壩小學、中壩小學、布里莫小學、甲谷小學、騰地小學以及支爾莫鄉(xiāng)小學等六所學校,共捐贈物資三十余萬元,包括大米、校服、書包、鞋子、文具等生活學習用品,提前為山區(qū)的孩子們過一個難忘的六一兒童節(jié)。
作為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(qū),大涼山位于四川省西南涼山族自治州內,自古以來就是通往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通道,也是古代“南方絲綢之路”的必經之地。大涼山內不少偏遠學校的孩子仍生活在貧困中,缺少父母的關愛,缺少生活學習用品,不僅需要社會的幫助,更需要一個充滿回憶的童年。
喜德縣爛壩小學是此行的第一站,地處偏遠山區(qū),志愿者們從成都開了六個小時的車才到達。該學校共有三百多名學生,教學樓破舊,沒有食堂,孩子們的教室既用來上課也用來吃飯。為了給孩子們改善伙食,該公益團隊特意提前一天在當?shù)刭I了一頭豬和一頭羊,給孩子們加餐;孩子們期待的眼神和吃飽時臉上洋溢滿足的笑容,感染了所有人。
喜德縣中壩小學是此行第二站,有二百四十五名學生,配備九名老師。該校教學的條件比爛壩小學好一些,但是學校操場是一片黃土地,同學們都在塵土飛揚的操場上做操、玩耍,特別是到雨天,泥漿四濺,令老師和孩子們深受困擾。獲悉此情況的企業(yè)家們現(xiàn)場捐資四萬余元人民幣,幫助學校硬化操場,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活動環(huán)境。就在公益行結束時,學校操場的硬化工程已經開始施工。
昭覺縣支爾莫鄉(xiāng)小學是此行的最后一站,這是一所在懸崖上的小學,同學上下課要徒步走上幾個小時的山路,辦學條件更為艱苦,沒有操場,只有幾間教室。
已經連續(xù)三年發(fā)起并主辦此次活動的石邦文化傳媒負責人李佳玲表示,舉辦此次活動意在用微小的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,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,讓他們能享受正常兒童的多彩世界,感受到大家的愛。
連續(xù)三年參加此次活動的金誠瑞達集團董事長陳飛躍說,他多年持續(xù)做公益,希望孩子的人生更美好,給留守兒童帶來更多的關愛。他還表示,人一輩子的目的不是賺多少錢,而是把錢用到多少人身上去,使得人生更有意義,更有價值。(完)
Copyright @ 2008-2016 questlive.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監(jiān)督電話:0593-2099788 投稿郵箱:ndnews@126.com 中新寧德 閩ICP備15008286號